各直属学校、区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学(教研室):
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扎实抓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强校、科研兴教”之路,经研究,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评奖和第十一期课题申报工作定于2015年4月1日开始,截止日期为2015年7月10日,过期将不予受理。
请各直属学校教科室、区教师发展中学(教研室)负责课题管理的教师、教研员认真做好相关组织工作,切实提高评奖和申报课题的质量。联系人:徐志伟,地址:南京市中山南路386号南京市教研室,邮编:210001,E-mail: nsfzywx@sina.com。
江苏省、南京市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评奖要求及第十一期课题申报指南详见附件。
附件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评奖要求
附件2: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2015年度)课题指南
南京市研究室
二○一五年三月十八日
附件1: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评奖要求
一、评奖资格及名额
在2015年6月前结题的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目录见后)的研究成果均可参加此次评奖。各大市参与评奖的名额不限。
二、评奖材料
参加评奖的课题须提供以下材料:
1.(1)课题申报评审书(2)开题论证书(3)中期评估表(4)结题论证书(5)结题证书(6) 省级以上发表的论文。
以上提供的材料若为复印件,需加盖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公章,上述材料按顺序装订成册。
2. (1)结题报告(2)教研成果应用情况说明(主要说明成果的推广效果,限1000字)附结题报告后。
结题报告需提供纸材料和电子稿,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由大市统一报送。
3.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包括专著、教材、光盘或U盘(内容应具有推广课题研究成果的价值,如:课堂教学录像、课题展示活动、课题研究的专题介绍录像等。)等。
4.具有代表性的、经过精选的过程性研究材料,包括研究日志、研究方案、教学案例、教研反思、调研报告等。
课题负责人填写好《江苏省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评奖送审材料袋(封面)》(在江苏省教研室网“http://www.jssjys.com”中的“课题研究”栏目中下载,或由徐志伟老师提供),粘贴于送评材料袋封面。上交参评材料不超过一盒(一般规格的文件盒,厚度10cm左右)。
上报材料一般不予退还,原件材料请自留备份。
三、评比办法与标准
1.评比办法
评奖以结题报告以及教研成果应用情况说明为主,要求结题报告能够集中反映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课题录像光盘(U盘)能充分反映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够为其他学校和教师提供借鉴;发表的论文、专著和教材必须与课题研究主题密切相关。
2.评比标准
课题研究要在理论探索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或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作用;课题研究须符合学术规范,体现创新,有所建树且成果丰富,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研发的教材实用性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团结合作,共同学习,课题研究对教师以及学生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正确的导向或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成果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有利于促进我省教学改革和发展。
四、评奖程序
1.课题负责人主动向各大市教研部门申请参与评奖,并将相关材料按要求报送到各大市教研部门,各大市将参加评奖的材料统一报送至省教研室(包括评奖课题的结题报告电子稿),并在江苏省教研室网站(http://www.jssjys.com)中的“课题研究”栏目中下载《江苏省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参评目录表》,填写完毕用word文档形式通过附件发至zf828@126.com。
2. 江苏省教研室将组织专家对各大市上报的课题成果进行评奖,获奖名单将与第十一期课题评审结果一并公布。
附:
江苏省教学研究2011年度第九期课题目录(南京市)
重点课题8项
序号 | 单位 | 姓 名 | 课题名称 |
1 | 南京市教研室 | 刘江田 | 高中化学全资源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南京市教研室 | 杨剑春 | 新课程化学学业评价标准的开发与区域教学质量监控的研究 |
3 | 南京市教研室 | 朱宇辉 | 基于“数学能力”的课程标准目标分解研究 |
4 | 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 夏春美 | 基于大班教学的小学学困生学习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
5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姚玉琴 | 高中生物拓展实验社团活动内容开发的研究 |
6 | 南京市教研室 | 袁廷虎 | 基于新课程文化观的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之研究 |
7 | 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 | 陈 懿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
8 |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 | 戴苾芬 李鸿彬 | 高中物理推理能力结构及有效培养策略的研究 |
立项课题19项
序号 | 单位 | 姓 名 | 课 题 名 称 | |
1 |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 穆耕森 | 高中生团体心理训练的实践研究 | |
2 |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 赵艳霞 黄艳萍 | 生本理念下中重度智障儿童多元适应性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
3 | 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 周正梅 |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文本阅读范式及优化路径实践研究 | |
4 | 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 魏光明 | 小学数学“核心知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
5 | 南京市聋人学校 | 刘宇清 | “读写结合”策略下发展聋高中生书面语能力的实践研究 | |
6 | 南京市金陵中学 | 邱会明 |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原创力的认识和培护问题研究 | |
7 | 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 | 陈康金 | 合融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 |
8 |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 | 傅幼康 徐 健 | 中小学美术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 | |
9 | 南京市第一中学 | 李宏亮 李 敏 | 思想政治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 |
10 | 南京市盲人学校 | 周丽莉 | 视障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研究 | |
11 | 南京市建邺区教师进修学校 | 许冬红 | 培养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 | |
12 | 江苏省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 朱 琦 | 在综合性物理实验中提升中学生学习力的实践研究 | |
13 | 南京市聋人学校 | 唐宁宁 | 培养聋校义务段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 |
14 | 南京市教研室 | 徐晓彬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 |
15 | 南京市古平岗小学 | 张春晓 | 儿童精神引领下,绿色童谣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 | |
16 | 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 | 叶 军 | 文人闲趣课堂可行性的研究 | |
17 | 南京玄武区外国语学校 | 唐小姝 | 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的引入 | |
18 | 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 朱雪梅 | 小学语文阅读技能与阅读策略的研究 | |
19 | 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 | 姚小琴 |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转化思维策略的研究 |
[注]:JK9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度第九期课题编号,Z表示重点课题,L表示立项课题。
附件2:
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2015年度)课题指南
一、课题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注重课程教学及管理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面向全省、全市幼儿园、中小学等领域的一线教师及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每两年申报一次。今年申报的是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
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两种。对于省重点课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会给予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资助,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由课题所在单位承担;对于市级课题,南京市教研室将免费申报,并提供开题论证、中期评估、结题论证的所有费用。
二、申报资格
1.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对象为本省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发展中心、师范院校、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的集体或个人。
2.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尚未完成第九期以及第十期正在进行研究的教学研究课题的单位与个人不得参与此次申报。
3.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只能有1—2人。
三、申报程序
1.申报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题,并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和《课题评审书活页》,其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和文字稿(《课题申报评审书》1份,《课题评审书活页》3份))报送至校、区教科研部门。
2.校、区县教科研部门初审后,将《课题申报评审书》一式1份及《课题申报评审书活页》一式3份报送至南京市教研室315室教科研管理中心徐志伟老师处,并将校、区申报的江苏省、南京市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课题详细目录、电子版《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申报评审书活页》用word文档的格式发送到nsfzywx@sina.com邮箱。市教研室根据申报数量的分配指标组织对申报课题进行初审,将通过初审的课题评审书及活页的电子稿和文字稿报送到省教研室。
3.课题申报者及各校、区教研室课题管理人员需到省教研室网站(http://www.jssjys.com) 首页的 “课题研究”中下载2015年度的相关表格(或由徐志伟老师提供),按照统一格式填写。
4.江苏省、南京市研究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并公布评审结果。
四、申报时间
申报工作从2015年4月1日开始,2015年7月10日截止,逾期将不再受理。请各直属学校、区教科室、教师发展中学(教研室)按照时间要求,认真组织好课题申报工作,切实提高申报课题的质量。
五、报送数量
各省辖市报送省教研室教研的课题数量不超过45项。各直属学校每校不超过5项,各区每区不超过10项(教研员不超过3项)。
六、课题类别及管理方式
1.不论是重点课题还是立项课题,课题所在单位及教育管理部门都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2.省级重点课题主持人的培训、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估检查和结题验收等课题管理工作,由省教研室组织进行。立项课题的相关管理工作由省教研室和南京市教研室共同负责。市级教学研究课题主持人的培训、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估检查和结题验收等课题管理工作,由南京市教研室组织进行。
3.各课题申报单位要规范课题的日常管理,强化课题的评审、开题、中期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杜绝“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努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
4.本期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要求在2018年年底之前完成结题。
5.第十一期课题的具体管理办法将在今年下半年与课题评审结果一并公布。
七、参考选题
下面列出的是第十一期课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仅供研究者参考。课题研究人员可选择某一研究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切入点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将研究课题具体化,也可以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自行提出课题,但必须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区域推广价值。
1.综合问题研究
苏派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研究;课程基地建设与辐射示范作用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研究;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中介组织机制及监管研究。
2.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及监控评估体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拔尖学生、优异学生特殊培养机制研究;国内外基础教育比较研究;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校本教学的改革研究;以教育叙事为载体开展校本培训研究;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学生生存与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研究;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改革研究;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就业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研究;惩罚教育研究;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过重课业辅导问题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缓解择校压力问题研究;脑科学与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3.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研究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探讨与对策研究;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幼小衔接教育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幼儿园办学成本及经费供给保障机制研究;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研究;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指导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学前教育办园体制与机制研究。
4.学校建设与特色发展研究
中小学建设标准研究;中小学品牌建设研究;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学校特色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影响力研究;校园文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管理与高效使用研究;百年老校教育渊源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小学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共青团、少先队时代特色与活动创新研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研究;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新媒体下学校宣传工作研究。
5.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研究;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研究;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国防教育与学科融合性研究;中小学生抗挫心理训练研究;新时期学生价值观标准研究;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发展的研究;学生学习风格与个性发展的研究;学生厌学心理教育与疏导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文明素养研究;学生网络迷恋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治研究。
6.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农村体育场地塑胶化工程的推进与实施的研究;“阳光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性研究;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及实效性研究;《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实践性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践性研究;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足球进校园理论与实践研究;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性研究;戏剧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体育艺术2+1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中小学生营养及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体育、艺术教师职业标准的研究;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师资培养与培训研究;学生疾病防控及其应急救治体制研究;学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研究。
7.课程、教材与教学发展研究
建设教育强省框架下的地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江苏特色优质教材和精品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初中综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高中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变革的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大数据与教学效益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研究;开放性教学研修的研究;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研究;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8.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研究
教研室建设评价标准的研究;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化发展与高校自主招生问题研究;新形势下中考改革的研究;民办学校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学生意外伤害责任鉴定及责任分担机制研究;幼儿园、中小学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研究;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校长领导力研究。
9.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模式研究;名师、名校长培养途径研究;省级学科带头人标准的研究;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能力标准的研究;提高教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研究;教师教学质量标准研究;提高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研究;教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脑科学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区域教师流动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校长、园长专业化成长及培养机制研究;绩效工资背景下民办学校教师绩效评价及待遇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研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度第十期课题目录
重点课题
序号 | 单位 | 姓 名 | 课题名称 | 手机号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 汪笑梅 陆 静 |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科课程区域化实施指南研究 | ||
2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 徐志伟 张方健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初中高中写作的贯通研究 | |
3 | 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 | 刘前树 | 基于“培养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现代人”的学校德育课程实践研究 | |
4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玄武区教学研究室 | 杨剑春 陆建源 | 九年级化学学业评价标准的实施策略研究 | |
5 | 南京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 苏立新 | 我省小学生常见病综合干预模式的研究 | |
6 | 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 | 倪宗磊 | 数字化实验促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 |
7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张士民 | 少教多学的运行机制及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 |
8 | 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 | 唐德海 | 微视频在高中信息技术项目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 |
9 | 江苏省教研室 南京市第29中学 | 朱 纷 孙西洋 | 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效能的策略研究 |
立项课题
序号 | 单位 | 姓 名 | 课题名称 | 手机号 |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 姜 波 汪林思 | 普通高中人文学科课堂学习目标的描述与实践研究 | ||
2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 杨震云 |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深度备课行动研究 | |
3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 张海燕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及评价的实践研究 | |
4 |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 | 陈龙文 | 基于农村乡土资源的化学生物学科融通的研究 | |
5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 王小叶 | 初中思品“模块推进”整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
6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 田武奎 |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项目教学的实验研究 | |
7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南京鼓楼区教研室 | 王少峰 吴青华 |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用研究 | |
8 | 江宁区教研室 | 宫文胜 | 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
9 | 南京市盲人学校 | 任 涛 | 折纸在盲校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
10 |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 梁 丽 | 幼儿趣味水粉画的教学实践研究 | |
11 | 南京市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 | 李宝玉 | 区域推进教师个性化培养视野下的教师“共读共写”策略的研究 | |
12 | 南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幼儿园 | 陈 敏 薛艳娜 | 基于园本资源特点的科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研究 | |
13 |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 浦淑敏 | 交往行动理论视域下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 |
14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龚国祥 | 开展家庭化学实验对高中生化实验能力及学习内部动机影响研究 | |
15 |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校区 | 王 兵 郭蜀宁 | 基于2011版课标的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策略的研究 | |
16 | 高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 张桂生 | 高淳区小学“学困生”成因及预防、转化策略的研究 | |
17 | 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南京市上元中学 | 龚颖潮 朱雪琴 | 初中化学实验活动有效整合的实践研究 | |
18 | 南京市金陵中学 | 陈连余 | 从物理规律的溯源出发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方法的研究 | |
19 |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 | 张 玲 吕文慧 |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 |
20 | 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 倪 鸣 | 基于教材整合的小语专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
[注]:2013JK10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度第10期课题编号,Z表示重点课题,L表示立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