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晨会

发布者:吕燕发布时间:2013-05-27浏览次数:1805

 

高华地、宋天逸:大家好,我们是外联部长 宋天逸 高华地,今天的晨会由我们为大家主持。

高华地: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喜讯:我校高三年级的章灿洵和姚博文两位同学入选了由5个成员组成的青年物理学家国家集训队,并且姚博文同学担任集训队的队长,他们俩将于今年七月份去台湾参加第二十六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下面有请董校长为两位同学颁奖(音乐),奖品是一人一台iPad mini。



    高华地:期待同学们为校争光,带来更多好消息。

宋天逸:同学们,本周开始,一年一度的社团展示和评比就拉开帷幕了。“在创社中体验创业,在入社中体验入职”,这是学校大力支持学生社团发展的初衷。那么同学们通过创办社团到底有哪些体验和收获呢?下面首先有请已有6年发展经验的老牌社团——广播站的代表与我们分享他们的收获。

 


郑雅心社团向来是同学们在课堂外发展兴趣,展示才华的天地,也是我们学习新知识、锻炼能力,结交朋友的地方,层出不穷的社团活动更是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我很荣幸的在这一年中担任了南外广播站社长,从学期初的招募新人到召开社员大会,再到后来社团联盟和艺术沙龙活动,社员们从开始的彼此陌生直到后来相识相知的默契,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声,在不知不觉中,又一个学年即将度过。

南外广播站从成立开始一直主打的固定节目,便是每周四周五的广播时间。回忆我第一次接触广播站午间节目是在高一上,当时对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在校园里飘荡感到无比兴奋和新奇。从提前一周撰写稿件,逐字逐句的修改直到能表达到位却又不显得冗长,一遍又一遍的录音并不断调整语速,最后再一段段的配上背景音乐、消除杂声……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做节目不太熟练,所以前前后后一共准备了一个多星期,但最后当听到自己的声音回荡在校园中时,那一刻油然而生的成就感瞬间淹没了之前一切的忙碌和劳累。校园新鲜事、好书推荐、电影介绍、诗词朗诵、音乐欣赏,广播站每一期节目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也想尽办法让节目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每期节目最后的点歌环节,更是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参与互动。即便每周四中午听节目的同学数量‘可观’,哪怕过程多了点牺牲,少了点笑料,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想要做好每一期节目。在此也要衷心感谢我们广播站每一位无私奉献的社员,感谢你们在夜深人静时依然在合成配乐,感谢你们经常牺牲几个课间奔走在电教组,正是有了你们不辞辛苦的付出,广播站才能越来越温暖。

除此之外,我们还定期安排同学轮流到南京凤凰国际书城做广播站志愿者。坐在凤凰书城的广播站里,眼前是书城的监控录像,按下话筒的开关,看着光圈一点点地变成红色,从一开始略带紧张的开场白“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广播站的同学为您带来的节目”,逐渐流畅,逐渐充满自信。看着录像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认真的聆听,心中的忐忑变成了坦然,紧张变成了享受。在书城周末不长的几个小时,从听从安排播放通知变成了真心实意为大家介绍好书。这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活动,我们收获了充实,收获了友谊,也同样收获到了知识。今年,我们还计划再次制作有声读物送给南京盲校的孩子们,也希望大家踊跃参加,为他们送去关怀。

我们的广播站,那个小小的世界,平淡而又惊喜,伴随着着一批批社员的成长。似乎在她眼里,青春永永远远地定格。然而我们的脚步,却从不曾停滞,直到她化为我们记忆里始终无法忘怀的烙印。社团在我们心中就是这样,像一个想要精心呵护的小花园,一次次的付出和耐心浇灌,待到花朵绽放的那一刻,必定会满园芬芳。

宋天逸:谢谢郑雅心的发言

高华地:平安阿福社虽然仅成立两年,但是他们经常性地组织活动,受到社员的广泛支持,下面有请他们来谈谈组织活动的经验。

陈甦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3班的陈甦,今天我将和各位一同分享我在过去的一年里担任平安阿福社社长的经历。

我在高一便成为了平安阿福社的社员,在一年中积极参加社团举行的活动,对南外的社团活动有了
自己的认识,也对南京平安阿福流浪动物救助组织有了更深的了解。高一结束时,我参加了社里的下届社长选举,并荣幸当选。然而,当选的激动之情还未过去,便有一道难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我社在去年暑假计划与中英合办一场义演,为平安阿福捐款。我在之前完全没有组织义演之类的大型活动的经历,更没有任何经验可言,面对这样的活动,我一时乱了手脚。但我很快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了义演活动的基本流程,并在心中有了大致的规划。同时,我积极与中英的负责人,还有平安阿福的策划联系,三方共同商讨了关于义演的环节、节目、宣传、场地等细节问题。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之后的有条不紊。虽然过程一波三折,还遇到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但在8月28日,义演最终成功举行。

这次的义演带给了我宝贵的经验——做事要认真、踏实、冷静、不惧困难,更要迎难而上。

一个社团想要成功,需要哪些条件呢?首先,是一个团结、有效的核心团队。社长是一个社团的重要人物,要有恒心、毅力、责任心,要善于把握机会和协调社团内部的各项活动。而其他核心社员也同样重要,副社长、美工、财务等,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更加凸显出每个人的优势,使社团更好地运转。其次,活动的组织者要始终热爱自己的社团,不能只出于功利心,要有坚持将社团办好的信心和责任心,定期组织活动,在关注社团活动数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每次活动的质量。在期末评比前,进行密集的活动申请凑活动次数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最后,一个成功的社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一项对准备申请新社团和将要接手社团的同学们来说都很重要。创办社团前一定要有长远的考虑,包括自己的能力,可能举办哪些活动,预期的效果等。而接手社团的同学,在继续之前的社团特色的同时,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有创新,有特色。

南外的社团制度日趋完善,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老师对社团活动给予了很高的关注。社团活动正成为大家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升自己能力的平台。希望同学们可以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将社团发展得越来越好。

宋天逸:谢谢社长们的艰苦创业,不知道在初中同学的眼里,我们的社团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有请初一8班的张浩宇同学给我们谈谈他眼中的社团。

张浩宇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八班的张浩宇,作为初一的外联部干事,我想谈一谈我眼中的学校社团活动。

在未进入南外之前,我认为社团就是由同学们自己组织,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组成一个小组,再对其进行学习、研究等等。但进入南外之后,我的这个观点改变了。

成为外联部的干事后,我较深入地了解了南外的社团和社团管理。原来每个社团都有老师指导甚至参加他们的活动,社团也由外联部在统一协调管理。社团的种类也比我想象得要多,无论是音乐,体
育,美术类,还是文学,推理,民俗,数独,环保,机器人等等,74个注册社团中总能找到你想参加的。在南外的学习生活中,能有如此众多的社团陪伴,拥有如此丰富的校园生活,真是令人羡慕啊。在刚刚过去的科技周中,我参加了“绿色起义社”与学校生物组共同举办的“叶脉书签”制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到了社团不仅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也成为学校组织活动的重要力量。在此,特别感谢辛苦付出的高中学长们。

不过,现在学校的社团对我们来说也存在一些小问题:社团组织的活动往往不是在放学后,就是在中午的时间。我们想放学后参加吧,家长又没有“耐心”等待整个活动结束;想在中午参加吧,又要考虑到12:40的午自习,吃完午饭,去或不去,这是一个问题。如果社团组织者们能更人性化地考虑到我们初一同学的作息时间来组织活动就更好了。当然,其实只要你有心,时间并不是问题。我就和我的父母沟通有关参加社团活动的问题,他们非常理解并支持我参加这类活动,认为社团不仅能充实我们的课余生活,更为我们的学习拓展提供了便利。

同学们,社团完美地融入了南外同学的学习生活,让我们关注它、参与它、建设它,让我们在社团活动中实现自己、成就他人!

高华地:的确,社团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据粗略统计本学年社团共组织了校内校外活动达167次。今天中午起,各社团的总结材料将利用中午时间在校园电视台进行展播,静态海报也将在A楼和E楼之间的空地展出,本周三中午还会有部分社团的现场演出,欢迎大家积极关注。

宋天逸:社团巡礼结束后,我们将会组织全校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各社团的评价,希望被抽到学号的同学能积极配合,一起参与星级社团的评比活动。 

高华地:同学们,本届学生会外联部组织了两次社团招新活动,为社团争取到艺术节全校演出的机会,举办了高中生社团峰会,增强了校际间的社团交流,为我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宋天逸:目前在社团联盟注册的有74个社团,较上一学年比,新增社团41个。但是也有遗憾,上学年注册了51个社团却有18个没能传承下来。可见创业艰辛,守业也不容易啊。

高华地:在此,社团联盟提醒各位社长,在社团发展过程中要有长远的打算,培养核心团队,注意成员的分布,确保后继有人。

宋天逸:同学们,社团让我们体会到了不同于学业的成就感,让我们感受到了自己解决困难,自己创造未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幸福。

高华地:付出才有收获。让我们一同努力,创造更精彩的社团生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