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中国心智”,细致推进“模式研究”

——记南外国家级课题《具有“中国心智”的国际化人才中学培养模式研究》中期推进会

发布者:教科室发布时间:2021-01-29浏览次数:1531

2021126日下午,yl8cc永利线路检测中心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具有“中国心智”的国际化人才中学培养模式研究》中期推进研讨会在我校行政楼7楼多功能厅成功举行。

本次中期推进活动由校教科室组织,邀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吕林海教授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宗锦莲博士为课题进一步研究提出指导意见。我校各学科共25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连凯副校长首先致欢迎词。接着宗锦莲博士向老师们提出,本课题经过了一个学期的研究,应继续基于南外既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从领导力、组织力和关心世界核心问题等方面加深理论研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国际化人才中学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还要关注学科主体研究以及案例研究。吕林海教授强调:要通过小切口把各子课题做得更加精细。他特别指出培养有“中国心智”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要引入中国历史的解读,要有文化比较,要有当前世界引入,要有舞台剧、演讲、模联等具体的活动实践支撑。

本课题共有8个子课题,每个子课题的负责人概述了所带领的子课题团队研究进展的情况,并向两位专家献疑询问。

连凯副校长首先汇报了子课题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等理论建构情况,并向专家询问课题组在厘清“中国心智”与“国际化”关系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李爱云副主任和戴慧敏老师汇报界定核心概念如“国际化人才”的标准,阐述南外人对主流心智的理解,具体分析了有关我校人才培养实效性调查研究问卷的统计结果;侯思成副主任通过国际课程如何贯穿家国情怀教育案例提出如何细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领导力课程如何与家国情怀联系起来;李鸿彬副主任、曹蓉老师、史钋镭老师通过“无边界课堂”这一创新的学习形式,具体分析了“无边界课堂”与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密切联系;余维副主任就走向学生治理的管理制度提问:怎样的课程结构路径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全球化治理的表达;王少林副主任以学生处主管的心理学社、环保社、一带一路等社团活动为研究对象,探寻社团活动对培养国际化人才以至于提高全球治理能力的作用;陈懿副主任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精心梳理并归纳汇报了优秀校友口述史等材料,也提出诸多案例与课题关键词怎样对接起来的困惑。

吕教授和宗博士仔细听取并记录了老师们的进展汇报和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疑惑,结合此项国家级课题的总体目标点评各位子课题负责人的发言,向老师们提出非常具体的建议和研究要求。

宗博士指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中学选课活动可以提供多元的国际化内容,应该更好地引导国际化的课程,围绕世界核心问题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应拿出一些经典的课程方案;通过《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指导制定具备效度和信度的调查问卷;“无边界课堂”给学生做“加法”还是“减法”是辩证的关系,关键在于怎样架构、利用和升华“无边界课堂”;鼓励一系列有新意的制度体系;对于案例或叙事,一定要围绕中心议题并加以整理分析,建议编辑一本南外优秀学子口述史的专刊。

吕教授分析到:用于建构理论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学生治理的制度研究创新不能太泛,要有针对性的调查,也要将中华文化治理模式的“关键词”引入到学生的发展和治理之中;须形成既有“根茎”也有“枝杈”的培养目标理论体系;无边界课堂的建设要服务于学校总体课程建设:超越空间限制,看到古今联系,涵养文化自信;教学过程要关联外国和中国的文化,促进学生比较、思考、批判,打破心智边界;通过优秀校友的后续发展案例提炼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有效的培养方法。

本次课题推进会活动有两位专家的高度引领和答疑解惑,为课题组老师们提供了更明确的研究思路,加深了对各子课题的认识。老师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受益匪浅,对按期高质量完成课题阶段性任务,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